close

咖啡渣、魚鱗創造 台灣奇蹟

撰文者:黃 宥寧

咖啡渣變除臭、吸濕的機能布,魚鱗製成膠原蛋白原料;興采實業讓法商願意用自家品牌為 咖啡紗背書,祥豪國際「不 務正業」創造上億元營收,他們怎麼辦到的?



興采國際研發出世界獨家專利咖啡紗,不僅除臭、吸濕還能抗紫外線。(攝影者.賴建 宏)

垃圾不丟到垃圾桶,還能做什麼?除了被拿去資源回收做 環保,有人竟能找到垃圾中的「含金量」,把該被丟棄的「垃圾」 變成暢銷產品,打造出年營業額上 億的好生意。

例如位在台北五股工業區的興采實業,主攻機能性紡織市場的布料大廠,各大知名運動、戶外服飾品牌如耐吉(Nike)、愛迪 達(Adidas), The North Face、愛德(EiDER),甚至連全球最大的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都是它的客戶。

咖啡渣製成咖啡紗除臭、吸濕還能抗紫外線
不過,今 年興采向各大品牌推出的秘密武器,卻是他們從四處要來的垃圾--咖啡店裡的「咖啡渣」。咖啡渣是咖啡店每天必定產出的「垃圾」,但因具有「除臭」的功能, 許多人喝完咖啡,也不忘帶回一些咖啡渣回家擺放。

但是興采所需要的數量,得讓總經理陳國欽出馬尋找能夠長期穩定供應咖啡渣的合作夥伴, 於是新莊、五股地區,甚至各個高鐵站的星巴克咖啡店和7-Eleven,每天累計約莫四十公斤的咖啡渣,全都固定送往興采總部。

咖啡渣 來到興采總部,還有專人每天記錄含水率、濕度多少,先經過烘乾、研磨,再送進實驗室加工,透過奈米化、環保處理技術,原是廢棄物的咖啡渣,混入布料中,做 出來的衣服竟能像咖啡渣一樣,具有除臭、吸濕功能,還能抗紫外線。

興采直接把這款布料命名為「咖啡紗」,因為是靠著布料內的咖啡渣結構 達到除臭、吸濕的效果,相較於一般機能性布料,它所帶來的效果是永久持續的。「(具有)吸濕排汗(功能的衣服)也有便宜的,但就只是短暫的效果,因為(廉 價排汗衣所用的)化學助劑洗十次就被洗掉了,」興采研發經理洪碩廷解釋。
不過提起 咖啡紗的幕後功臣,可不只有興采研發團隊,還有陳國欽的妻子賴美惠。四年前,陳國欽帶家人出門看表演,中途在咖啡廳打發時間時,賴美惠靈光一閃, 劈頭問陳國欽:「竹炭、椰殼可以做成布料,那咖啡能不能呢?」

若做出一款「咖啡布料」,讓布料兼具咖啡的功能--能除臭、吸濕、又帶有 咖啡香,一定會大受市場歡迎!這點子讓陳國欽如獲至寶,進而把所有思緒投入咖啡紗的研究,「之後那場表演,我等於是沒看,只想著該怎麼實行這個點子,」陳 國欽笑說。

起初,陳國欽依循過去累積的產業知識,直覺把咖啡豆碳化(編按:物體經過高溫處理,有機物質被分解,僅剩燃燒後的孔洞和結 構),就像竹子必須經過碳化程序,就會具備除臭的機能。沿用市場上製作竹炭纖維的技術,陳國欽很快就做出具有除臭功能的「咖啡炭」纖維布料,咖啡豆碳化後 的功能和竹炭功能一樣好,然而一看到成品,他卻立刻將其打了回票。

「最大的問題是不能染色,」陳國欽挑剔的說:「以前我們賣竹炭(纖維 布料),客人就曾抱怨過。」「色彩」是服飾業最重視的元素之一,但是當染料遇上碳化纖維,就如同在黑紙上作畫一樣,原本客戶下單指定的是青春洋溢的淡粉 色,卻會變成暗粉色,這會讓市場接受度大減。

花兩千萬研發 上市一年就取得一億訂單
想 保有原色,就不能做碳化處理,但如此能夠除臭嗎?陳國欽一邊思考,一邊把玩著咖啡豆,這才發現,雖然自己每天喝咖啡,卻從來沒有好好研究過咖啡豆。用來煮 咖啡的,並非生豆或是碳化豆,而是經過烘焙的豆子,隨著烘焙時間越久,區分成「一爆豆」、「二爆豆」,甚至「三爆豆」,是影響咖啡風味的關鍵。

陳 國欽於是把各種烘焙豆拿去做實驗,測試其除臭、吸濕功能,發現「二爆豆」效果最好,遠勝於碳化豆。這意味著,享受香醇的熱咖啡之後,剩下的咖啡渣,正是拿 來做衣服的最佳關鍵原料,恰巧印證「咖啡渣可以除臭」的生活常識。
對比過去製作碳 化纖維,得用掉更多燃料,製造更多二氧化碳,只需要烘焙成二爆豆的咖啡渣,大幅減少污染程度。紡拓會副秘書長許文正讚許:「咖啡紗最難得 的,就是它所具備的環保功能,recycle(回收)、reduce(再製)、reuse(再使用)都有了。」

但為了讓布料中藏有咖啡 渣,四年來燒掉超過兩千萬元的研發成本。經過三年多的開發,興采研發團隊才摸索出獨門的專利技術,把奈米化的咖啡渣和布料纖維結合在一起,且不讓咖啡渣的 顆粒影響抽紗效率,「這段時間公司總是充滿咖啡味,曾經有一次所有員工們因此過度亢奮,可說是另類的職業傷害,」陳國欽大笑。

雖然研發 過程崎嶇,但咖啡紗一問世,果然引起各大品牌的興趣,法國戶外機能服飾精品愛德不但採用咖啡紗布料,甚至把興采的品牌也印在衣服上,等於用自家品牌為興采 背書。這個問世才一年的新產品,立刻為興采帶進超過一億元的營收。

魚鱗比魚肉好賺 做成膠原蛋白年收入上億
興 采把咖啡渣變成寶,所以四處向咖啡店「要垃圾」;無獨有偶,位在雲林縣鄉間的祥豪國際,也四處蒐集沒人要的垃圾--魚鱗片,不但台灣自產的「垃圾」不夠 用,祥豪總經理王益豐甚至不惜以一公斤高達新台幣三千元的價格,遠赴泰國、印尼「買垃圾」。

祥豪國際的本業是台灣鯛魚加工廠,每天有將 近兩萬公斤的台灣鯛在此加工成生鮮魚片,產品遍及國內五星級飯店、日本、歐盟等國;但王益豐不好好賣魚,反而「不務正業」,在廠內劃出「魚鱗清洗區」,每 天要專人清洗、晾乾約莫四百公斤的魚鱗。

「要洗到比洗衣服還乾淨,」王益豐宣示,清洗魚鱗不能馬虎,同一片魚鱗至少經過三次人工洗滌、 挑選,去除附著其上的皮、肉、雜質,直到魚鱗變得晶瑩剔透,再也沒有腥味,再送往生產線加工,片片魚鱗竟然就轉變成富含膠原蛋白的面膜、乳液等美容保養 品,一年就為祥豪帶來超過一億元的營收,比賣魚肉還好賺。
從事養殖漁業,通常是為 了取得兩片魚肉、以及一塊魚下巴,剩下的魚鱗、魚皮等部位,一向被業者稱為「下腳料(編按:即台語垃圾)」,若不馬上丟棄,還容易 發臭、發霉,頂多拿去打碎做成豬飼料,一公斤賣價不超過一塊錢。

但身處飄著淡淡魚腥味的魚貨加工廠,王益豐竟能把垃圾變成黃金,靠著魚 鱗打進高利潤的美容市場,他是怎麼做到的?

時間回到二○○五年,祥豪總經理王益豐剛回家接手家業,聽到母親在閒談中的一句話:「魚鱗常 常會黏住工人的手臂。」這對養魚業者而言,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卻讓王益豐開始好奇魚鱗的特性。

他觀察到:魚鱗不但容易黏上皮膚,有時候 甚至得用點力,才能把魚鱗摳下來,還導致皮膚留下紅色的印痕。當所有人因此認定魚鱗是沒有用卻麻煩的垃圾時,王益豐的想法卻與眾不同:「魚鱗裡面肯定有什 麼成分,只是我們以前沒有動過好奇心想知道。」

此後,王益豐只要遇到專家、朋友,總會隨口提出自己對於魚鱗的觀察和疑惑,因而從水試所 的研發人員口中得知,原來這個神奇成分,竟然是美容保養的重要成分--膠原蛋白,而且魚鱗中富含的膠原蛋白量,甚至多於魚皮,具有高度開發價值。王益豐笑 說:「這才知道,原來以前丟掉的都是錢。」

成功吸引日商結盟 用更高萃取技術提升品質

深 知膠原蛋白的市場含金量,時逢大陸的養殖漁業興起,外銷魚片的利潤空間日漸被壓縮,深具危機感的王益豐,因此下定決心想把垃圾中的黃金成分萃取出來,企圖 掌握高利潤產品。

王益豐找上成功大學研究發展基金會的學術團隊,合作開發萃取技術,雖然一年內就成功分離出魚鱗中的膠原蛋白,但是卻始 終無法提升其品質和純度。正當技術膠著之際,一家日本保健食品商Fmoko株式會社卻主動聯絡王益豐,想向祥豪購買魚鱗。
「我當然不賣,」王益豐回想:「而且我嚇一跳,怎麼有人會想找鱗片,一定也是知道魚鱗 的價值。」同時,下單卻被拒絕的Fmoko株式 會社社長遠藤三男也驚 異的發現,原來台灣已有漁農知道魚鱗並非垃圾。

遠藤三男早在十年前就開始研究魚鱗,掌握的膠原蛋白萃取技術,更勝祥豪一籌;然而祥豪掌 握高品質的原料,因此雙方一拍即合,成為合作夥伴。二○○七年魚鱗膠原蛋白成功量產上市,如今一年貢獻Fmoko株式會社三十億日圓(約合新台幣十一億 元)的營收。

魚鱗做出美容保養品,咖啡渣成為高價機能性排汗衣的關鍵原料,原本不值錢的垃圾,如今卻成為帶來上億營收的暢銷商品,讓垃 圾變成黃金的陳國欽、王益豐,確實是技高一籌的消「廢」高手。

延伸閱 讀:吃剩的東西也有大商機——科技讓廚餘變黃金 吃 魚肉
把魚皮上的魚鱗刮除

淘洗魚鱗,去除附著的雜質和肉屑

把魚鱗 烘乾

運用酵素,把魚鱗中的膠原蛋白分離出來

濃縮萃取出的膠原蛋白質

製成膠原蛋白保養 品

喝咖啡
剩下咖啡渣

把咖啡渣烘乾,再研 發成極細小顆粒

運用獨家專利技術,把咖啡渣混入布料纖維中

做出除臭吸濕的排汗布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m37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