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 機食農遊藝教育推廣協會/ 樂活生活一起來 /李美雲

http://www.to-farmers.org.tw/cubepor2/ezcatfiles/cust/img/img/53/361672278.doc     

記得小時候有一首兒歌,歌名「家」,歌詞如此寫著:「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山坡上面有花朵, 野花紅似火。小河裏有白鵝,鵝兒戲綠波,戲弄綠波,鵝兒快樂,昂頭唱清歌」,從歌詞意境中我們體會出當時人們生活環境是處處皆與自然界的所有動、植物融合在一起,當時雖無富裕的物質享受,但心境上卻是如此的怡然自得。曾幾何時,隨著幾十年來,人類為了經濟發展需要,鄉村的田園景觀日漸消失、都市的綠地變少了,起而代之是一棟棟水泥大廈像雨後春筍般到處林立。而清澈的溪流也變成讓人敬而遠之的污水溪流。天然、原味的手工食物日益稀少,大多被大量的食品添加物取代,人們更在媒體行銷廣告的包裝與視覺的誘導下,被激起以不斷購買物品來滿足個人慾望需求,進而引發出很多造成環境資源被破壞或甚至消耗殆盡的遺憾。因此,世界各國一些民間環保組織與有識之士為阻止或降低人類這種無止境對地球資源的消耗與破壞,近些年來,正積極倡導著一種愛護地球、支持對環境友善的消費行為與有益於自己及家人健康的生活態度,即是這三、四年來被廣為推崇的「樂活生活」。

    樂活生活(LOHAS,“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的縮寫)是美國社會學者雷保羅將其定義為:「當一群人在作消費決策時,會考量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和環境的責任」,它是一種新的生活形態。不分國界、年齡、種族,從日常生活食衣住行育樂中實踐對地球友善、愛護生態環境、尊重自然界的生靈萬物、注重自己與家人身心靈的健康,自我實踐過簡單的生活方式的一種生活態度,皆可稱為「樂活生活」。目前在歐美國家崇尚「樂活生活」的人口正逐漸的在成長中,這股風潮在近三、四年風行至全球與台灣。台灣近兩年來也有一些喜愛樂活或有機生活的朋友們極力的推廣,媒體、雜誌也陸續以相同或類似的圖文作專題報導,而成為社會大眾興趣與關注的話題,甚至也陸續加入「樂活生活族」的行列。
    至於這群崇尚樂活生活的朋友們,如何從生活中具體實踐這種新的健康生活型態呢?謹就個人所知略述如下:
    ※ 減少製造垃圾,實行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再利用。
    ※ 多吃天然無人工添加物(劑)、在地生產當季蔬果與多素少葷食物。
※ 多關懷與鼓勵有機農友並儘量選購有機產品。
    ※ 盡量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減少空氣污染與能源浪費。
    ※ 使用對環境、水資源友善的清潔、保養用品。
    ※ 隨身攜帶環保餐具,穿著天然材質的衣物。
    ※ 重視適度休息、均衡飲食,養成經常運動習慣。
    ※ 喜愛接近大自然、經常參與增進有機生活知識與相關休閒、靜態活動。

    ※ 注重個人心靈成長與喜歡將樂活生活的經驗分享給周遭親友.
從以上這些「樂活生活族」具體生活實踐行動中來看,每一項皆是每人每天生活中都很容易
實行的,而並非專屬某些特定族群才能實行。重點在於我們每個人願不願意讓自己每天的生
活增添一些「樂活生活」的元素,用「心」與「持之以恆」的態度,逐漸落實在自己的生活
中,相信不久的將來,人人皆可成為「樂活生活族」的一份子。           

    這是我有一次在南投某家素食餐館張貼在牆上的對聯,覺得心有同感,特別將它記錄下來。中國人也有句古語:「民以食為天」,德國有句農諺:「多一座有機農場,就少一座醫院。」從上述的敘述中,不難看出古今中外,對於「吃」這件事是相當重視,絕對不敷衍了事。尤其食材來源處是否純淨無污染因悠關人體健康,當大家在享受過著健康「樂活生活」時,如何「吃」的健康更是大家要用一些心思學習與關切。提到食材的來源,回想近三、四十年來,我們的飲食習慣因逐漸偏向「速食」「西式飲食」習慣,對於傳統手工料理,已逐漸失傳或被遺忘了。時日一久,很多人會將「吃」僅當作是滿足一下口腹之慾或填飽肚子而已。對於食材從何處來?農民怎麼種?風味、營養、健康與否的感受大多不怎麼重視;對於食物的認知只停留在有錢就可買得到的表面想法,無怪乎近兩年來會有因「黑心食物」中毒而引發人命的事件。
     『飲食』活動是一種『農業行為(註1)』,幾年前我到日本參訪時,亦經常聽到日本人積極在推倡「食」「農」運動與「食」「育」的推廣理念,個人對於這樣的理念很認同。我們也可從上述字意上體會到「飲食」與「農業」是分不開的。既是如此,要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食材來源是主要關鍵,所以我們就應該要有一個健康的農業生產環境、栽種技術與經營者正確的理念。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高溫多濕,病蟲害易於發生,農民為讓自家種植的農產品能夠受到消費者青睞,只好施用化學合成藥劑、賀爾蒙劑...等非天然的農業資材從事生產與防治病蟲害,以讓產品的賣相能夠討喜消費者。殊不知長久下來,不僅影響生態環境、土壤酸化、鹽化、水源被污染、農產品農藥殘留的問題接踵而至。食物的風味逐漸消失或改變,農民因噴撒農藥中毒或一命嗚呼的事件也層出不窮,而更有消費者因擔心買回家的農產品農藥殘留問題而需再花一筆昂貴經費另外購買專用的機器沖洗蔬果。這種本末倒置的作法,很值得大家腦力激盪一番,找出更好解決方法。
      近十幾年來,國內也因受到各先進國家極力推廣「有機生活」運動影響,加以國內不少民間公益組織不遺餘力將「有機生活」教育理念藉由不同活動方式,例如:有機生活講座、有機農場參訪、自然食料理DIY、有機農場體驗活動、有機農場自願工作者(英文:Willing Workers On Organic Farmers,簡稱WWOOF)來引導社會大眾參與學習,以期將健康「食」「農」與「食」「育」生活理念普及至社會各個層面與各個角落,進而帶動我國有機產業永續發展。

        目前一般人對於「有機農業」均較偏重於生產技術的認識,而「有機生活」教育的推廣因需長期去耕耘人的「心」,短期內很難有明顯的成效。普遍社會大眾對於「有機農業」的認知大多認為那是政府與農民的事,所以很容易被忽視。這也是國內有機農業已經推展了近20年了, 但有機耕種面積僅佔全國農地面積2%左右,如果從「有機生活」教育推廣著手,引導社會大眾落實「有機生活化 生活有機化」的樂活生活,相信有機產業未來永續經營發展也會因提倡全民樂活生活一起來,勢必將更加順暢。
     18年來我因一直從事「有機農業」教育推廣工作,舉辦過很多的動、靜態研習活動參與研習活動的學員有來自全省各地農友、有機產品流通業者、有機生活愛好者。學員參與研習動機約分為:基於重視環境保護、飲食健康、宗教信仰、人文關懷、商業契機…等。因「有機農業」生產、銷售與愛好有機生活的消費者的形態均具有其獨特性,依我個人觀察,很多人對於有機農業專業知識、經營管理、驗證規章、驗證執行、環境生態保育、生活文化、消費形態的需求甚為迫切,但不知從何處入門。個人亦深知,教育是百年樹人的良心事業,良好的教育理念是要靠對的人用「心」經營與傳遞的。鑒於此,我於2004年起在目前任職的「財團法人植物保護科技基金會」支持下,向農委會農糧署,提出以結合一群理念相似、需求相仿且具有服務熱誠一群熱心人士群策群力共同推動「有機生活教育」理念與協助民眾落實「生活有機化、有機生活化」的生活理念來培訓「有機農業推動志工種子團隊」計劃。很慶幸也連續獲得農糧署長官們多年來的支持。參與志工研習的志工學員已達數百人次以上,分布在全省各地。這批經過培訓的「有機農業推動志工種子團隊」在學成之後,有人已在自己居住或工作地點推動有機產品共同購買,有人投入有機產品銷售行業,有人已定期在社區大學開課教導有機農業課程,也有多位原任教職退休老師不僅租地開始種菜,甚至到中、小學校協助設置有機菜圃與舉辦推廣農事體驗活動,有人對於健康「飲食」食材因有深入的認識後,已逐漸改變一些不當的飲食習慣,有人與有機農友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成為有機農友長期忠實消費群。為了延續這股有機志工團隊的影響力並期待能將之發揚光大,在一些熱心志工們催生下,民國95年7月15日成立「社團法人台灣有機食農遊藝教育推廣協會,簡稱『食農遊藝社』(註2)」,作為有志於推廣樂活生活與有機生活理念的志工們繼續發揮之平台與協助政府奠定有機農業永續發展根基。
       『食農遊藝社』推廣活動的內容與目的:
§『食』: 推廣自然食理念,協助民眾建立正確健康飲食習慣,以降低疾病發生率,更是對有機農業多一份支持。
§『農』:推廣有機農業的理念,共同學習並分享耕種技術,以拉近消費者與生產者之距離,建立互信的關係。
§『遊』:結合各地有機農場、地方文史工作室、社區總體營造團體舉辦有機農場體驗活動與推廣生態旅遊的理念,逐步引導國人從休閒旅遊中學習建立愛護土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習慣。
§『藝』:推廣人文、園藝、飲食、美化人們身心靈的生活藝術美學理念與DIY活動,引導國人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出注重生活美學涵養,增添生活情趣與人文氣息,讓國人身心靈獲得適當舒解與均衡發展。
§『社』:藉由「有機農業推動志工種子團隊」的力量,將樂活生活的理念付諸行動,從自己、家人、親友中逐步推廣,由點至面的擴展出去,讓每個人都能快樂健康的過生活。
 
◆結語
關心台灣的生活環境、農業發展,食品安全健康..等問題,絕不能只靠農民或政府單位,而是全民所要面對的課題。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曾說過:『不要低估有決心的小眾,他們也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財團法人植物保護科技基金會』與『食農遊藝社』的有機志工們5年來不遺餘力將「推動有機 散播愛」的理念,融合生態、生命、生產、生活的內涵,以各種動、靜態又不失活潑的研習體驗活動,將樂活生活概念化為「寓教於玩」方式不斷引導愛好者加入「樂活一族」的成員共同推動,您今天樂活了嗎?我們歡迎各位的加入。

     ※註一:摘自集農夫、作家與詩人身分的溫德爾‧貝爾(Wendell Berry)先生的話。
     ※註一:食Food、農 Agricultur、遊Relaxation、藝Multi-arts、社Ers
            (諧音食農有意思),組合起來亦即是英文Farmers之意涵。             

台灣有機食農遊藝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   李美雲樂活生活一起來

◆前言 

 

     記得小時候有一首兒歌,歌名「家」,歌詞如此寫著:「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山坡上面有花朵, 野花紅似火。小河裏有白鵝,鵝兒戲綠波,戲弄綠波,鵝兒快樂,昂頭唱清歌」從歌詞意境中我們體會當時人們生活環境是處處與自然界的所有動、植物融合在一起,當時雖無富裕的物質享受,但心境上卻是如此的怡然自得。曾幾何時,隨著幾十年來,人類為了經濟發展需要,鄉村的田園景觀日漸消失、都市的綠地變少了,起而代之是一棟棟水泥大廈像雨後春筍般到處林立。而清澈的溪流也變成讓人敬而遠之的污水溪流。天然、原味的手工食物日益稀少,大多被大量的食品添加物取代,人們更在媒體行銷廣告的包裝與視覺的誘導下,被激起以不斷購買物品來滿足個人慾望需,進而引發出很多造成環境資源被破壞或甚至消耗殆盡的遺憾。因此,世界各國一些民間環保組織與有識之士為阻止或降低人類這種無止境對地球資源的消耗與破壞,近些年,正積極倡導著一種愛護地球、支持對環境友善的消費行為與有益於自己家人健康的生活態度,即是這三、四年來被廣為推崇的「樂活生活」。

◆「樂活生活」是一種新的健康生活型態

 

    樂活生活(LOHAS“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的縮寫)是美國社會學者雷保羅將其定義為:「當一群人在作消費決策時,會考量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和環境的責任」,它是一種新的生活形態。不分國界、年齡、種族,從日常生活食衣住行育樂中實踐對地球友善、愛護生態環境、尊重自然界的生靈萬物、注重自己與家人身心靈的健康,自我實踐過簡單的生活方式的一種生活態度,皆可稱為「樂活生活」。目前在歐美國家崇尚「樂活生活」的人口正逐漸的在成長中,這股風潮在近三、四年風行至全球與台灣。台灣近兩年來也有一些喜愛樂活或有機生活的朋友們極力的推廣,媒體、雜誌也陸續以相同或類似的圖文作專題報導,而成為社會大眾興趣與關注的話題,甚至也陸續加入「樂活生活族」的行列。

    至於這群崇尚樂活生活的朋友們,如何從生活中具體實踐這種新的健康生活態呢?謹就個人所知略述如下:

    ※ 減少製造垃圾,實行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再利用。

    ※ 多吃天然無人工添加物(劑)、在地生產當季蔬果與多素少葷食物。

多關懷與鼓勵有機農友並儘量選購有機產品。

    ※ 盡量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減少空氣污染與能源浪費。

    ※ 使用對環境、水資源友善的清潔、保養用品。

    ※ 隨身攜帶環保餐具,穿著天然材質的衣物。

    ※ 重視適度休息、均衡飲食,養成經常運動習慣。

    ※ 喜愛接近大自然、經常參與增進有機生活知識與相關休閒、靜態活動。

 

    ※ 注重個人心靈成長與喜歡將樂活生活的經驗分享給周遭親友.

從以上這些「樂活生活族」具體生活實踐行動中來看,每一項皆是每人每天生活中都很容易

實行的,而並非專屬某些特定族群才能實行。重點在於我們每個人願不願意讓自己每天的生

活增添一些「樂活生活」的元素,用「心」與「持之以恆」的態度,逐漸落實在自己的生活

中,相信不久的將來,人人皆可成為「樂活生活族」的一份子。

 

◆「吃」出健康的「樂活生活」

輕食慢活新主張用心生活好健康               

清爽美味無負擔

天然飲食在健康

自然食    這是我有一次在南投某家素食餐館張貼在牆上的對聯,覺得心有同感,特別將它記錄下來。中國人也有句古語:「民以食為天」,德國有句農諺:「多一座有機農場,就少一座醫院。」從上述的敘述中,不難看出古今中外,對於「吃」這件事是相當重視,絕對不敷衍了事。尤其食材來源處是否純淨無污染悠關人體健康,當大家在享受過著健康「樂活生活」時,如何「吃」的健康更是大家要用一些心思學習與關切到食材的來源,回想近三、四十年來,我們的飲食習慣因逐漸偏向「速食」「西式飲食」習慣,對於傳統手工料理,已逐漸失傳或被遺忘了。時日一久,很多會將「吃」僅當作是滿足一下口腹之慾或填飽肚子而已。對於食材從何處來?農民怎麼種?風味、營養、健康與否的感受大多不怎麼重視對於食物的認知只停留在有錢就可買得到的表面想法,無怪乎近兩年來會有因「黑心食物」毒而引發人命事件。

     『飲食』活動是一種『農業行為(註1』,幾年前我到日本參訪時,亦經常聽到日人積極在推倡「食」「農」運動與「食」「育」的推廣理念,個人對於這樣的理念很認同。我們也可從上述字意上體會到「飲食」與「農業」是分不開的。既是如此,要建健康的飲食習慣,食材來源是主要關鍵,所以我們就應該要有一個健康的農業生產環、栽種技術與經營者正確的理念。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高溫多濕,病蟲害易於發生,農民為讓自家種植的農產品能夠受到消費者青睞,只好施用化學合成藥劑、賀爾蒙...等非天然的農業資材從事生產與防治病蟲害,以讓產品的賣相能夠討喜消費者。殊不知長久下來,不僅影響生態環境、土壤酸化、鹽化、水源被污染、農產品農藥殘留的問題接踵而至。食物的風味逐漸消失或改變,農民因噴撒農藥中毒或一命嗚呼的事件也層出不窮而更有消費者因擔心買回家的農產品農藥殘留問題而需再花一筆昂貴經費另外購買專用的機器沖洗蔬果。這種本末倒置的作法,很值得大家腦力激盪一番,找出更好解決方法。

      近十幾年來,國內也因受到各先進國家極力推廣「有機生活」運動影響,加以國不少民間公益組織不遺餘力將「有機生活」教育理念藉由不同活動方式,例如有機生活講座、有機農場參訪、自然食料理DIY、有機農場體驗活動、有機農場自願工作者(英文:Willing Workers On Organic Farmers,簡稱WWOOF來引導社會大眾參與學習,以期將健康「食」「農」與「食」「育」生活理念普及至社會各個層面與各個角落,進而帶動我國有機產業永續發展。

◆「樂活」一族的《台灣有機食農遊藝教育推廣協會》

 

        目前一般人對於「有機農業」均較偏重於生產技術認識,而「有機生活」教育的推廣因需長期耕耘人的「心」,短期內很難有明顯的成效。普遍社會大眾對於「有機農業」的認知大多認為那是政府與農民的事,所以很容易被忽視。這也是國內有機農業已經推展了近20年了 但有機耕種面積僅佔全國農地面積2%左右,如果從「有機生活」教育推廣著手,引導社會大眾落實「有機生活化 生活有機化」的樂活生活,相信有機產業未來永續經營發展也會因提倡全民樂活生活一起來,勢必將更加順暢。

     18年來我因一直從事「有機農業」教育推廣工作,舉辦過很多的動、靜態研習活動參與研習活動的學員有來自全省各地農友、有機產品流通業者、有機生活愛好者。學員參與研習動機約分為:基於重視環境保護、飲食健康、宗教信仰、人文關懷、商業契機等。因「有機農業」生產、銷售與愛好有機生活的消費者的形態均具有其獨特性,依我個人觀察,很多人對於有機農業專業知識、經營管理、驗證規章、驗證執行、環境生態保育、生活文化、消費形態的需求甚為迫切,但不知從何處入門。個人亦深知,教育是百年樹人的良心事業,良好的教育理念是要靠對的人用「心」經營與傳遞的。鑒於此,我於2004年起在目前任職的「財團法人植物保護科技基金會」支持下,向農委會農糧,提出以結合一群理念相似、需求相仿且具有服務熱誠一群熱心人士群策群力共同推動「有機生活教育」理念與協助民眾落實「生活有機化、有機生活化」的生活理念來培訓「有機農業推動志工種子團隊」計劃。很慶幸也連續獲得農糧署長官們多年來的支持。參與志工研習的志工學員已達數百人次以上,分布在全省各地。這批經過培訓的「有機農業推動志工種子團隊」在學成之後,有人已在自己居住或工作地點推動有機產品共同購買,有人投入有機產品銷售行業,有人已定期在社區大學開課教導有機農業課,也有多位原任教職退休老師不僅租地開始種菜,甚至到中、小學校助設置有機菜圃與舉辦推廣農事體驗活動,有人對於健康「飲食」食材因有深入的認識後,已逐漸改變一些不當的飲食習慣,有人與有機農友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成為有機農友長期忠實消費群。為了延續這股有機志工團隊的影響力並期待能將之發揚光大,在一些熱心志工們催生下,民國95715成立「社團法人台灣有機食農遊藝教育推廣協會,簡『食農遊藝社』(註2」,作為有志於推廣樂活生活與有機生活理念的志工們繼續發之平台協助政府奠定有機農業永續發展根基

       食農遊藝社』推廣活動的內容與目的:

§『食』: 推廣自然食理念,協助民眾建立正確健康飲食習慣,以降低疾病發生率,更是對有機農業多一份支持。

§『農』:推廣有機農業的理念,共同學習並分享耕種技術,以拉近消費者與生產者之距離,建立互信的關係。

§『遊』:結合各地有機農場、地方文史工作室、社區總體營造團體舉辦有機農場體驗活動與推廣生態旅遊的理念,逐步引導國人從休閒旅遊中學習建立愛護土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習慣。

§『藝』:推廣人文、園藝、飲食、美化人們身心靈生活藝術美學理念與DIY引導國人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出注重生活美學涵養,增添生活情趣與人氣息,讓國人身心靈獲得適當舒解與均衡發展。

§『社』:藉由有機農業推動志工種子團隊」的力量,將樂活生活的理念付諸行動,從自己、家人、親友中逐步推廣,由點至面的擴展出去,讓每個人都能快樂健康的過生活。


結語

關心台灣的生活環境、農業發展,食品安全健康..問題,絕不能只靠農民或政單位,而是全民所要面對的課題。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曾說過:『不要低估有決心的小眾,他們也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財團法人植物保護科技基金會』與『食農遊藝社』的有機志工們5年來不遺餘力將「推動有機 散播愛」的理念,融合生態、生命、生產、生活的內涵,以各種動、靜態又不失活潑的研習體驗活動,將樂活生活概念化為「寓教於玩」方式不斷引導愛好者加入「樂活一族」的成員共同推動,您今天樂活了嗎?我們歡迎各位的加入。

 

     註一:摘自集農夫、作家與詩人身的溫德爾貝爾(Wendell Berry)先生的話。

     註一:Food AgriculturRelaxationMulti-artsErs

            (諧音食農有意思),組合起來即是英文Farmers之意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m37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